12月22日下午13:30,人文社科名家讲坛第172讲在安中大楼碧华厅举行。本期名家讲坛主讲人邀请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加拿大28开奖网
院长、博士生导师毛基业教授,分享主题为“实证研究与理论贡献”。讲坛由加拿大28开奖网
副院长周新苗教授和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彭新敏教授主持,我校教师和研究生近70人聆听了报告。

本次报告旨在介绍如何在实证研究中做出理论贡献。首先,毛教授阐述了什么是科学、社会科学及理论。基于对已有研究的总结,毛教授认为,科学是描述生活中所接触事物的共同普遍性及相互关系。描述对象包括自然世界、人类世界和抽象的形与数世界。科学旨在发现真理,进而达到认识世界、改善生活的目的。科学的核心是理论,社会科学则是描述人类社会的理论。理论是关于构念(变量)之间关系的陈述,目的是回答:“如何、何时、为什么”的问题。为让听众明晰理论的要义,毛教授还以“父母出生地距离与子女身高关系”为例,对观点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其次,毛教授讲解了好的理论判别标准。一个好的理论一定是清晰及符合逻辑的,具有内部一致性,能提供可验证的假说,可被推翻和否定,具有通用性和简约性。在社会科学领域,好的理论评价标准包括:逻辑推论要合理,构念的测量要可信和有效,研究对象要具有代表性,统计方法运用必须得当。紧接着,毛教授解释了理论对科研的意义。理论构建是组织研究的核心活动,理论诠释、显著事实的确定、以及事实与理论的匹配构成科学的基本范式。研究者可以运用理论探究,解释关系的潜在过程,辨析相邻概念或广泛社会现象,以及提出令人信服且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的观点。毛教授强调,“没有理论,就一无所有”。然后,毛教授说明了如何做理论贡献。具体而言,研究者可以从两个方面产生理论贡献,即新理论的构建和现有理论的检验。现在的趋势是,理论构建和理论检验水平随时间推移而提高,完善类(qualifiers)和拓展类(expanders)论文影响力最大,期刊越来越倾向于关注有趣的研究。最后,毛教授介绍了两类实证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和基于大样本的定量研究法,毛教授认为,未来研究需要做到方法论上的相互验证,才能更有助于取得研究成果。
报告完毕后,与会人员就管理学中的理论、管理学学科发展基础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彭新敏教授做了点评总结,认为毛教授的学术报告对于研究者加深认识科学和理论、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