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5日下午,浙江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了大会发言和即席发言。在大会发言中,范柏乃教授代表省政协社科界别委员作了题为《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优化和有效落地的建议》的发言。

范柏乃教授指出,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实施以来,政策利好不断放出,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政策出台过于急躁,缺乏深度调查研究;政策条块分割和碎片化,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性;政策原则性和方向性规定较多,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和实操方案;政策宣传普及力度不够,缺乏足够的群众知晓度;政策落实措施不力,缺乏政策落实考核的问责机制。
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优化和有效落实,范柏乃教授提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加强政策的深度调查,提升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对我省创业创新的发展现状、突出问题和瓶颈因素进行深度调查,揭示创业创新的发展规律和演进趋势,把握人民群众对创业创新政策的需求内容、需求强度、需求重点和需求特征,制定出台推动创业创新的政策,提升政策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用性。
第二,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提升政策的合力和含金量。对各部门出台的创业创新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把握不同部门创业创新的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和政策重点,揭示不同部门政策的聚焦点和冲突点,加强对创业创新政策的顶层设计,构建政策协调机制,消除政策冲突,放大政策公倍数,减少政策数量,强化政策含金量,提升政策合力。
第三,加强政策的宣传传播,提升人民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像打造“中国好声音”和“中国梦想秀”等娱乐电视节目一样,着力打造创业创新政策的宣传解读平台,加强政策的宣传、传播和推广力度,让人民群众更直接、更方便、更全面和更准确地了解创业创新政策,提升人民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和认同度,为用好、用足和用活创业创新政策奠定基础。
第四,加强政策的动态调整,提升政策的适应力和应变力。对创业创新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了解政策效果,提炼政策经验,探寻政策瓶颈。根据评估结果,强化激励政策、废除阻碍政策、补齐短板政策。通过完善评指标、主体、方法和流程,提高评估的科学性,优化政策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升政策的适应力和应变力,全面提升政策的供给质量。
第五,加强政策有效落地的考核监督问责,提升人民群众政策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探索创业创新政策有效落地的权责清单,清晰界定各个部门推动政策有效落地的权力,正确理清各个部门落实政策的具体责任,明确规定各项政策落实的牵头部门和协办部门。根据“法定职责必需为”的原则,制定政策有效落地问责的主体、客体、范围、程序和方式,对落实政策不力的责任人追究责任,主管领导连带问责,倒逼政策的有效落地,提升人民群众政策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范柏乃教授富有激情的脱稿发言赢得了委员们的热烈掌声和高度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