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美国经济学会主办、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承办的“中国美国经济学会2015年年会”暨“新常态下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9月18-20日在大连举行,国贸系教师楼朝明副教授应邀与会。

本次研讨会主要讨论以下问题:(1)经济复苏前景与走势;(2)财政与货币政策调整;(3)对外贸易与投资政策动向;(4)人民币国际化与中美金融关系;(5)制造业回归与创新战略;(6)“互联网+”战略下的中美商务合作;(7)能源格局变化与美国能源战略;(8)亚太经济战略与东北亚区域合作;(9)对外经济关系新动态;(10)“一带一路”战略与中美经贸关系。
9月19日上午,在简短开幕式之后,南开大学的冼国明教授作了题为《中美双边直接投资:现状、进展与前景》的报告、浙江大学的黄先海教授作了题为《TPP的贸易投资新规则与中国的选择》的报告、武汉大学的张彬教授作了题为《APEC北京峰会创新增长合作议题与中国的策略选择》的报告、东南大学的邱斌教授作了题为《空间外部性、市场拥挤与企业出口参与: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的报告。林珏教授、李卓教授、谢一青博士、牟逸飞博士,也就中美经贸关系的合作与摩擦等话题进行报告。
9月19日下午,参加年会的学者们按照“国际贸易与中美贸易”、“国际投资与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合作与国家战略”三个主题进行分组讨论。国贸系教师楼朝明副教授在“国际投资与经济发展”小组讨论中,进行了题为《中美双边间接投资、经济相互依存与国家金融安全》的精彩发言,吉林大学的李俊久教授对此进行细致点评。大会报告阶段,翁东玲研究员作了《美国队东亚地区金融合作的影响及中国的策略》的报告,杨丽花副教授作了题为《“一带一路”战略PPP模式运用于丝路基金融资的可行性分析》,黄庆波教授作了题为《“一带一路”对中美经贸关系影响的实证分析》的报告;史本叶、彭斯达、李雪莲、姜文学等,也就中美经济关系发自己的看法。
最后,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彬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宣布2016年的年会将于西南财经大学召开。姜凌教授代表下一届年会的东道主欢迎各位学者明年聚首蓉城。